020-36052118
392530980@qq.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末及節假日
國家衛健委:我國實現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
2022-05-24 583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諸宏明24日在國家衛健委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貫徹落實“以基層為重點”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農村衛生事業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一是健全服務網絡,群眾就近看病就醫更加方便。以縣域為單位,根據服務人口和半徑,合理布局醫療衛生機構,打造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至2021年底,全國有縣級醫療衛生機構2.3萬個,鄉鎮衛生院3.5萬個,村衛生室59.9萬個,實現了縣鄉村全覆蓋。
二是加強能力建設,群眾看病就醫環境進一步改善。先后開展“建設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優質服務基層行”等活動,指導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提升服務能力。目前,居民縣域內就診率超過90%,鄉、村兩級診療量縣域內占比長期保持在2/3以上。
三是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內涵,著力維護群眾身體健康。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提供主動式服務,持續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至2022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到84元,農村居民能夠在常住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獲得預防接種、高血壓糖尿病健康管理等12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服務內容越來越豐富,覆蓋面越來越廣。
四是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服務質量同質化。在全國800多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引導醫共體提升醫療能力,同時將更多工作轉向健康管理,90%以上試點地區實現醫共體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通過開展遠程醫療,開始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農村居民在基層就能獲得縣級甚至省市級專家高水平的服務。
十八大以來已幫助近千萬個因病致貧返貧家庭脫貧
國家衛生健康委鄉村振興辦主任、財務司司長何錦國在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衛健委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全面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累計幫助近1000萬個因病致貧返貧家庭成功擺脫貧困,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全面消除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基本實現農村群眾公平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明確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標準,歷史性解決了部分地區的基層缺機構、缺醫生問題,實現農村群眾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常見病、慢性病基本能夠就近獲得及時治療。
二是脫貧地區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城鄉醫療服務能力差距不斷縮小。國家衛健委將加強縣醫院能力建設作為主攻方向,實現每個脫貧縣至少有1家公立醫院,98%的脫貧縣至少有1所二級及以上醫院,脫貧地區縣醫院收治病種的中位數已達到全國縣級醫院整體水平的90%,越來越多的大病在縣域內就可以得到有效救治。
三是因戶因人因病精準施策,推動措施落實到人、精準到病。建立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對貧困患者實行精準分類救治。截至2020年底,累計救治2000多萬人,曾經被病魔困擾的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
四是重點地區重點疾病防控取得歷史性成效。堅持預防為主,實施重大傳染病、地方病防治攻堅行動,長期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艾滋病、包蟲病和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奠定基礎。
何錦國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衛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明確目標任務,持續接力奮斗,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健康保障。
一是完成“兩個銜接”,優化頂層設計。國家衛健委及時調整成立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專責機構和人員,實現工作機制銜接。調整優化政策,出臺大病救治、巡診派駐等文件,實現政策措施銜接,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二是守住“兩個底線”,切實鞏固成果。建立防止因病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因病返貧的底線。動態監測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變化情況,堅決守住保持鄉村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的底線。
三是聚焦“兩個提升”,助力鄉村振興。持續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讓農村群眾在家門口享有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加快推進健康中國行動計劃,強化健康促進,深入推進重點地區重大疾病綜合防控,健全健康危險因素控制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農村群眾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從源頭上預防因病致貧返貧。